大连英博总经理陈东在 6 月 30 日的专访中释放出明确信号:尽管球队以 17 分暂列中超第 11 位,领先降级区 9 分,但 “保级” 二字仍需慎言。这位曾亲历大连足球黄金时代的管理者,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 ——“未来三到五年,英博必须依靠年轻人打天下。”

半程成绩超预期,警惕 “温水效应”

作为升班马,大连英博本赛季的目标本是保级。陈东透露,年初设定的半程保底分数为 15 分,而球队实际拿到 17 分,超额完成任务。更令人欣慰的是,球队在攻防两端展现出韧性:年轻前锋朱鹏宇以 3 球 1 助攻成为队内本土射手王,U21 小将杨铭锐在对阵长春亚泰的中超首秀中贡献 14 次精准传球,刷新了外界对这支 “老将为主” 球队的认知。

但陈东并未放松警惕。他指出,二次转会窗口各队将补强阵容,“国安、申花等老牌球队替补席上坐着国脚,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差距”。这种危机感源于对中超竞争残酷性的深刻理解 ——2025 赛季半程过后,积分榜第 11 位与第 15 位仅差 4 分,任何一场失利都可能让保级形势逆转。

陈东:保级言之尚早,英博未来三载押注青年军

年轻化战略:从 “被迫选择” 到 “主动布局”

大连足球的人才断层是陈东必须面对的现实。“中间年龄段球员断档严重,我们只能加速锻炼现有年轻人。” 他坦言,朱鹏宇、毛伟杰等 U21 球员已占据主力位置,老将阎相闯、商隐的角色正从 “扛旗者” 转向 “传帮带”。

这种转变并非偶然。早在中甲时期,主教练李国旭就坚持 “每场至少派 3 名 U23 球员首发” 的策略,朱鹏宇在 2024 赛季冲超关键战的绝杀、杨铭锐在热身赛的亮眼表现,都是这一策略的成果。俱乐部更与大连本地 12 所中小学建立青训合作,计划三年内建成覆盖 U8 至 U19 的梯队体系。

运营困境与破局之道

英博的年轻化战略背后,是俱乐部 “小本经营” 的现实考量。2024 赛季冲超时,投资人王魁净投入仅 756 万元,创造了中甲最低冲超成本纪录。尽管本赛季招商进度达 90%,但保级所需的 1.5 亿元预算仍存在 4000 万缺口。

aoke

陈东的破局思路清晰:一方面通过门票收入(场均 5-6 万球迷)和周边产品提升造血能力,另一方面借鉴布莱顿 “低买高卖” 模式 ——2025 年夏窗,俱乐部计划将 21 岁中场吕焯毅租借至葡超练级,其潜在转会费可能覆盖部分青训开支。

足球城的复兴密码

在大连梭鱼湾专业足球场,球迷的助威声成为英博最坚实的后盾。陈东特别提到,即便球队遭遇连败,主场上座率仍保持在 90% 以上,“这种支持倒逼我们必须踢出大连足球的精气神”。这种城市荣誉感,正是英博年轻化战略的深层动力。

从 2022 年中冠第 4 名到 2025 年中超第 11 位,英博的 “三级跳” 印证了陈东的判断:“足球不是百米冲刺,而是马拉松。” 他透露,俱乐部已与阿贾克斯青训部门达成合作意向,计划引入 “全攻全守” 训练体系,目标在 2028 年前打造出 5 名国脚级球员。

“现在说保级还太早,我们要为大连足球培养未来的脊梁。” 陈东的话,既是对当下的清醒认知,也是对这座足球城的郑重承诺。当朱鹏宇、杨铭锐们在场上奔跑时,他们承载的不仅是一支球队的命运,更是一座城市足球复兴的希望。